海运市场遭遇倒春寒:运价十连跌背后的危与机
行业新闻
25-Mar-2025
三月的海运市场仿佛经历了一场倒春寒。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(SCFI)自年初以来连续第十周下跌,3月21日报收1292.75点,跌幅2.02%,创下近半年新低。四大主力航线全线飘绿,美西线甚至击穿成本价,南美线单周暴跌13.62%,犹如一盆冷水浇在航运业头顶。
欧线美线集体失速
欧洲航线首当其冲,上海至欧洲基准运价跌至1306美元/TEU(20英尺标准箱),地中海航线更是下探至2195美元/TEU,跌幅分别达到2.68%和4.36%。更令人担忧的是,部分船公司已悄然将欧线现货运价从1800-1900美元区间调降至1600-1700美元,距离2023年峰值近乎腰斩。而在太平洋航线上,美西运价跌破2000美元/FEU(40英尺高柜)大关,报收1872美元,美东航线虽守住2866美元关口,但较上期仍缩水3.73%。
成本线下的生死博弈
当前市场已进入"价格踩踏"阶段。美西航线运价低于船公司2500-3000美元/FEU的盈亏平衡点,欧线也仅在成本线边缘挣扎。业内资深人士透露,部分小型船公司正以牺牲利润换取市场份额,而头部企业则通过缩减运力投放维持议价权。这种"囚徒困境"式的竞争,导致南美等新兴市场航线跌幅放大至两位数,暴露出运力过剩与需求疲软的结构性矛盾。
四月行情暗藏转机
不过,阴霾中已现曙光。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将于4月2日尘埃落定,随着中美贸易新周期开启,北美航线货量有望回暖。多家船公司计划在4月推行GRI(综合费率上涨附加费),马士基、达飞等巨头已释放调价信号。尽管目前实际成交价仍按兵不动,但红海危机引发的船舶绕行仍在发酵——苏伊士运河通行量锐减30%,全球集装箱船周转效率下降12%,一旦货量回升,供需天平或将瞬间倾斜。
市场普遍预测,当前运价已触达阶段性底部。随着斋月结束、欧美补库存周期启动,叠加船公司收缩运力策略,二季度运价反弹概率持续攀升。正如某航运分析师所言:"现在的平静,或许正是暴风雨前的宁静。"
上一条
USPS全国罢工!万人裁员、超6000网点关停,跨境物流遭重创
据美联社消息,美国邮政(USPS)局长Louis DeJoy近期致信国会议员,计划从美国邮政服务预算中削减1万名员工和数十亿美元,他将与埃隆·马斯克的政府效率部(Department of Government Efficiency)合作实现这一目标。政府效率
下一条
关税“核弹”来袭!全球海运暗战升级
据Clarksons Research研究数据显示,美国关税及反制措施目前仅直接影响全球海运贸易量的1.5%,但这一数字掩盖了更深层的危机。若4月落地的“301调查”“港口服务费”等政策叠加,亚美航线成本或激增15%,中国船舶进入美国港口可能面临额外费用,而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