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个柜成本狂涨600刀!MSC/达飞集体撤线!

行业新闻

7-Mar-2025

地中海航运CEO Soren Toft公开警告:“美国港口征税一旦落地,跨大西洋航线将血流成河!” 


法国达飞更坦言:“全行业可能蒸发200亿美元利润,每个集装箱运费多出800美元!”


货代的利润空间、客户信任与国际物流稳定性,正在被政策重锤砸出裂痕……


一、政策重锤:每个港口收费100万美元,全球航司或被迫“断腕求生”


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(USTR)近期提出一项针对中国建造船舶的“关税炸弹”——对停靠美国港口的中国籍船舶征收高额港口费,单港轮转费或超100万美元!


关键数据直击:


每艘船进入一个美国港口的成本增加超过100万美元;


全球集装箱运费或暴涨25%,单箱附加费或达600-800美元;


全行业预估损失将超200亿美元,小型港口(如奥克兰港)首当其冲!


二、连锁反应:航线缩水、运力过剩,货代需紧盯三大风险


港口挂靠“瘦身”——运力集中化加剧


MSC已明确表示,若费用无法转嫁,将减少美国港口停靠频率,例如加州航线可能仅保留“洛杉矶-长滩”,舍弃奥克兰等关键节点。货代需提前预判港口拥堵风险与时效延误。


运价波动“失控”——成本转嫁至终端


航运巨头若无法消化新增成本,运费上涨25%或成定局。法国达飞(CMA CGM)首席财务官指出,中国建造船舶占比超50%,该政策“不分敌我”波及全球,货代需与客户紧急协商费率与账期。


运力过剩“隐患”——红海动荡后的变数


CMA CGM最新财报显示,当前红海危机虽暂时吸收过剩运力,但一旦局势平息,运力过剩或迫使大量老旧船舶退市,进一步推高即期运价。货代需关注船公司动态,灵活调整仓位策略。


三、USTR终裁倒计时:货代应对指南


成本对冲:建议货主提前锁仓,关注船公司4月政策调整动向;


替代方案:评估美东/美西港口替代路径,分散单一港口依赖风险;


地缘预警:密切跟进USTR 4月最终裁决,筹备应急预案。


美国“保护主义大棒”表面打击中国航运,实则掀翻全球供应链牌桌。无论是航线收缩、成本飙升,还是运价动荡,货代行业已站上风暴眼。唯有提前预判、快速响应,方能在变局中稳住阵脚!

上一条

“义乌-宁波舟山港”集装箱海铁联运突破100万标准箱

3月5日,一列装载超过100个标准箱的日用小商品货物的海铁联运班列缓缓从义乌西站启程,国内首条业务量突破100万标准箱的海铁联运线路诞生——“义乌-宁波舟山港”,彰显了宁波舟山港在推动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、积极融入并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——“双循环”战略中的卓越贡

下一条

刚刚!达飞宣布向美国海运业投资200亿美元

达飞官网最新消息,作为一家集海、陆、空和物流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导者,也是美国旗舰航运公司美国总统航运公司(APL)的所有者,达飞宣布投资200亿美元,为美国海洋经济做出贡献,并在未来四年支持美国国内供应链的转型。达飞集团在美国已有35年的历史,在40个州开展业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