炸裂!货代行业惊现177万骗税大案,虚假申报背后隐藏多少猫腻?

行业新闻

8-Sep-2025

近日,税务稽查的“利剑”再次出鞘,四川一家物流公司因虚假申报行业类别,骗取增值税加计抵减优惠,被罚355万!这场骗税风波不仅暴露了行业漏洞,更给所有货代企业敲响了合规警钟。


案件回顾:一场“行业错位”的骗税闹剧


近日,国家税务总局成都市税务局第一稽查局披露了一起典型骗税案件:四川某物流有限公司通过虚假填报行业类别,将本应属于“交通运输服务”的业务,伪装成“物流辅助服务”,违规享受增值税加计抵减税费优惠,累计少缴增值税、企业所得税等税费177.26万元


【关键细节】


申报表“变脸”:该物流公司在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申报表中,行业类别均为“交通运输服务-普通货物道路运输”,但在《适用加计抵减政策的声明》中,却摇身一变成为“物流辅助服务”,全额申报销售额。


政策“钻空子”:根据财税〔2016〕36号文件,“交通运输服务”指货物或旅客的空间转移(如卡车运输),而“物流辅助服务”仅提供运输支持(如仓储、装卸),属于“现代服务”范畴。该物流公司的主营业务(罐式运输、集装箱运输)明显属于前者,却试图通过后者骗取优惠。


谎言被戳穿:面对税务稽查,时任法定代表人傅某先是推诿称“不清楚”“都是会计填报的”,后谎称“已按税务要求更正申报表”,但实际仅修改了5月数据,3月、4月申报表仍未整改,且未补缴税款。


税务稽查“破局”:破产清算难掩偷税真相


该物流公司在稽查期间声称“公司已停止经营,账簿资料丢失”,试图以破产清算为“挡箭牌”。然而,税务部门迅速与破产管理人联动,通过比对业务合同、发票开具记录等关键证据,形成完整证据链


事实铁证:该公司检查期内全部收入均来自“交通运输服务”,“物流辅助服务”销售额占比为0%。


法律定性:依据《税收征收管理法》第六十三条,该物流公司的行为构成偷税,税务部门依法追缴税款、加收滞纳金,并处罚款共计355.43万元


货代行业警钟:合规经营才是“护城河”


这起案件并非孤例。近年来,货代行业因业务链条长、涉及税种多,成为税务风险高发领域。该物流公司的覆辙,再次为更多同行敲响警钟:


行业分类≠“自由选择”:企业所属行业需根据实际经营范围严格认定,虚假申报不仅面临补税、罚款,更可能被列入“黑名单”,影响企业信用。


破产清算≠“免罪金牌”:即使企业进入破产程序,税务部门仍可通过破产管理人追缴税款,逃避责任只会加重处罚。


合规成本<违法代价:177万税款“节省”换来355万处罚,更不用说品牌声誉的损失。货代企业应建立税务风险内控机制,定期自查申报数据。


货代人必看:如何避开“税务雷区”?


业务真实是底线:确保合同、发票、资金流“三流一致”,杜绝“挂靠”“走账”等违规操作。


政策学习要精准:密切关注税务总局发布的行业分类标准及优惠政策,避免因“误读”导致违法。


配合稽查要积极:如遇税务检查,应主动提供资料,隐瞒或推诿只会加重处罚。


货代行业的竞争本质是合规能力的竞争。这则案例告诉我们:试图通过“小聪明”节省成本,最终只会付出更大代价。唯有坚守合规底线,才能在行业洗牌中立于不败之地。

上一条

物流巨头宣布裁员611人

联邦快递供应链公司(FedEx Supply Chain)将在10月11日前裁掉谢尔比县的611名员工,公司周三向州劳动部门报告。据报道,此次裁员将影响孟菲斯的两个配送中心,4155 Quest Way和5800 Challenge Drive,这两个配送中心

下一条

马士基集装箱在港口突发爆炸!暂未查明起因

近日,韩国仁川新港发生一起集装箱爆炸事件,引发港口安全关注。据当地媒体报道,8月28日晚8时50分许,仁川延寿区松岛洞一集装箱码头内,一个40尺马士基集装箱在堆场存放时发生剧烈爆炸,现场货物损毁严重,碎片散落至数百米范围,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。初步报告称箱内载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