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美海运费暴跌VS欧洲绝地反击!全球海运市场惊现“冰火两重天”
行业新闻
11-Mar-2025
连续13周的下跌颓势终被打破!最新数据显示,随着主要船公司在亚欧航线实施FAK(均一费率)上调,本周多条航线即期运价出现小幅回升。这场来之不易的“止跌保卫战”背后,隐藏着怎样的行业变局?
一、关键数据:三大指数释放触底信号
上海-鹿特丹航线(WCI指数):周环比上涨2%至$2,636/40英尺柜
远东-北欧航线(XSI指数):微涨1%至$2,733/40英尺柜
亚洲-地中海航线(FBX指数):逆势冲高至$4,177/40英尺柜
尽管当前运价仍低于船公司目标值(北欧$4,100/柜),但市场已显现筑底迹象。业内人士分析,这得益于船公司近期“边重组网络、边保份额”的双线策略。
二、运力暗战:北欧减仓VS地中海加码
行业数据库新研究揭示重大动向:
北欧航线:MSC计划5-6月运力削减17%,月均运力降至35.8万标箱
地中海航线:同期运力激增25%至35.6万标箱,直逼北欧规模
“这种结构性调整绝非偶然。”航运专家Lars Jensen指出,船公司正将资源向高利润区域倾斜。地中海航线当前运价比北欧高出58%,成为新的战略要地。
三、跨洋市场:北美续跌VS大西洋暗涨
跨太平洋航线:上海-洛杉矶运价周跌9%至$3,166/柜,连续8周下行
跨大西洋航线:运价稳定在2,350−2,350−2,400区间,但MSC宣布4月2日起纽约线FAK暴涨17%至$7,000/柜
值得关注的是,CMA CGM精准定价3,026/柜、赫伯罗特征收3,026/柜、赫伯罗特征收750旺季附加费等动作,预示跨洋航线或迎来新一轮价格博弈。
四、行业前瞻:网络重组期的生死时速
当前船公司面临双重挑战:
运力管控困境:新航线网络铺设导致传统“空白航行”策略失效
市场份额争夺:据TPM25会议披露,头部企业正通过差异化服务锁定核心客户
分析师预警:4-6月将是关键窗口期。若运力调整未能精准匹配货量复苏,短暂的价格回暖或难持续。建议货主密切关注MSC等头部企业的航线动态,提前规划二季度出货策略。
亚欧运价的触底反弹,犹如阴霾中的一缕曙光。但在全球供应链重构的大背景下,这场“运力再平衡”战役才刚刚打响。船公司的每一次运力调度,都在悄然重塑着海运市场的权力版图。
上一条
胡塞武装发“最后通牒”:重开加沙援助,否则恢复红海袭击行动
一周前,以色列停止了所有进入加沙的援助物资,并于周日切断了电力供应,这引起了也门胡塞武装的强烈反应,胡塞武装此前以袭击红海的商业航运方式来支持加沙的哈马斯,并试图封锁以色列。3月8日,胡塞武装在Telegram频道上发布了一段视频,向以色列发出最后通牒,要求在
下一条
太平船务第四艘14000TEU LNG双燃料集装箱船命名— “润城”(Kota Embun)
3月10日上午,上海江南造船厂内,太平船务在此隆重举行了其第四艘14000TEU(标准箱)LNG(液化天然气)双燃料集装箱船的命名仪式。这艘新船被正式命名为“润城”(Kota Embun),由太平船务副主席黄记祖先生(Mr Ng Kee Choe)的夫人Ev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