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ntermodal Containers Meet Automation: The Rise of Smart Container Terminals

知识分享

16-Apr-2025

说到多式联运集装箱,我们常关注它的标准化尺寸、便于堆叠、跨运输工具通用的特性。但实际上,真正让这些“铁盒子”高效流通的,是隐藏在背后的“主场”——自动化集装箱码头


这个正在悄然崛起的物流基础设施,正在重塑全球货物的流转方式。


港口也在进化:从人力到智能

传统码头主要依靠人工操作:吊车司机、拖车司机、码头工人等,人力虽灵活,但也容易出现错误、疲劳、事故,效率受限。


如今,一些现代化港口已经启用了全流程自动化:机器人吊机、自动导引运输车(AGV)、调度算法和中央系统统统上线。集装箱的装卸、搬运、调度,大多无需人工干预,效率也随之飞升。


什么是“自动化码头”?

一个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通常具备以下元素:

  • 自动堆场吊机(ASC):精准高效地搬运堆场中的集装箱,衔接车辆或铁路。
  • 自动导引车(AGV):如同“超大扫地机器人”,沿着固定路径穿梭于堆场与岸边之间。
  • 中央调度系统:由软件系统统一规划集装箱的流向、路径和时间点,实现最优调度。


多式联运集装箱的标准化特性,正好完美适配这一切。


自动化带来了什么?

1. 更快周转率:船只靠港的装卸速度大幅提升。

2. 更高安全性:减少了在高风险岗位上的人工操作,降低事故概率。

3. 更环保:许多设备已电动化,有助于减少碳排放。


换句话说,自动化让多式联运货运更智能、更绿色。


问题也不容忽视

当然,自动化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万能钥匙。高昂的初始投入、老旧基础设施的兼容问题、员工岗位转型的焦虑等,都是真实存在的挑战。


对于一些中小型或内陆港口,自动化或许并非当前最优解。


未来的画面

你可以想象这样一个画面:一个多式联运集装箱从生产地起运,穿越海陆铁路,在多个自动化码头间高效切换,行程全程可追踪、调度智能化。这不再是未来的幻想,而是正在逐步落地的现实。


而在这幅画面中,多式联运集装箱依旧是主角,只不过它们的“搬运工”,已经从人变成了机器。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