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星私有化“拉锯战”打响,航运巨头或入场竞价!
行业新闻
18-Sep-2025
据新加坡媒体消息,以星综合航运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以星,ZIM)已聘请华尔街咨询公司Evercore物色其他潜在买家。此前,公司首席执行官埃利·格利克曼(Eli Glickman)与长期航运投资者拉米·昂格尔(Rami Unger)提出的收购意向未能达到董事会对估值的预期。
据以色列财经媒体《Calcalist》报道,格利克曼与昂格尔正探讨将以星航运私有化的交易方案。然而,二人提出的报价据信约为每股20美元,低于公司2.9亿美元的现金储备——相当于每股约24美元。
消息人士称,董事会不愿考虑低估以星航运资产负债表实力的交易。
目前尚未收到正式收购提案,以星航运方面也拒绝对最新媒体报道置评。
聘请Evercore表明,以星航运有意与其他潜在买家接触。业内传言称,多家大型航运企业对以星航运表现出兴趣,马士基(Maersk)便是其中被非正式接触的对象之一。以星航运与这家丹麦巨头在跨太平洋航线上的长期合作,使得此类猜测并不意外,不过目前尚未出现竞争性报价。
这并非以星航运首次面临所有权变动。过去二十年里,这家航运公司历经多次重组,包括2014年艰难的债务重组。2021年初,以星航运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,成为近年来最引人注目的航运上市案例之一,借助COVID-19期间集装箱航运市场的繁荣实现了创纪录的利润。
此后,随着集装箱航运市场恢复正常,以星航运股价自2021年峰值大幅下跌,2023年更是出现亏损。不过,其现金充裕的资产负债表和以租赁船舶为主的灵活船队模式,在规模与流动性备受重视的航运业中,仍使其成为颇具吸引力的收购目标。
投资银行杰富瑞(Jefferies)评论称:“聘请Evercore凸显了董事会不愿接受低于手头现金水平的私有化提案。以星航运拥有29亿美元的流动资金,且近期无紧迫的债务到期压力,在谈判中占据有利地位。任何潜在买家不仅需应对集装箱运输收益的短期波动,还需满足股东对资产负债表实际价值的预期。”
下一条
空箱率攀升至41%!全球集装箱运输供需失衡
丹麦班轮咨询公司Sea-Intelligence的最新分析显示,全球空箱运输占比正持续攀升。Sea-Intelligence的专家基于标准箱海里(teu-miles)计算了空箱与满箱运输量的比例,发现目前全球41%的集装箱运输为空箱。该公司在最新周报中解释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