缅甸突发7.7级强震!东南亚物流网络承压,货代紧急预案启动
行业新闻
31-Mar-2025
近日,缅甸实皆省西北部突发7.7级强震,余震波及泰国曼谷等地,已造成多国人员伤亡及建筑倒塌。尽管供应链暂未遭遇毁灭性冲击,但物流业警报已拉响:曼谷两大核心货运机场——素万那普机场(BKK)和廊曼机场(DMK)遭遇严重延误,超40%航班推迟起降,平均延误达45-68分钟,东南亚区域包括岘港、槟城等枢纽机场同步受波及。
空运瘫痪预警:曼谷双机场陷“延误黑洞”
作为东南亚最大的海空联运中转站,曼谷素万那普机场(BKK)超47%的离港航班延误,平均滞留45分钟,5架次航班取消;距离震中更近的廊曼机场(DMK)延误指数飙升至5.0(最高风险级),近70分钟平均延误时长创年内新高,46%航班陷入排队困局。越南岘港、印尼泗水、马来西亚槟城及吉隆坡机场同步出现航班积压,区域空运时效恐延迟24-48小时。尽管亚洲航空(AirAsia)暂未取消每日固定航班,但缅甸国家航空已紧急削减运力,部分航线临时停飞。
陆路物流暗雷:中缅能源走廊拉响警报
地震震中所在的缅甸实皆省,正是中缅油气管道的关键过境点。这条全长771公里的“能源动脉”,承担着中国从中东进口原油的30%陆上运输量,更是“一带一路”中南半岛经济走廊的核心基建。目前暂无管道受损报告,但余震导致的多处山体滑坡已阻断部分公路,缅甸境内货车通行效率骤降40%。Xeneta警告称,若内陆交通中断持续超72小时,缅甸作为中国与南亚、东南亚的陆桥角色将受重创,跨境卡车运输成本或暴涨20%-30%,进一步推高区域供应链压力。
供应链“余震”扩散:制造业与价格波动双重风险
“地震对物流的冲击往往滞后显现。”供应链分析机构Vespucci Maritime首席执行官Lars Jensen指出,缅甸虽非全球制造中心,但其服装加工、农产品出口集群集中于震区周边,大量工厂仓库若因结构性损伤停工,恐导致欧盟服装零售商秋冬季订单交付延误。更严峻的是,泰国作为硬盘、汽车零部件全球生产基地,曼谷周边工业区虽未直接受灾,但机场延误已迫使部分企业转向成本高企的紧急陆运,芯片等精密元件运输风险陡增。Xeneta同步预警,灾后重建将引发建材、医疗物资的抢运潮,东南亚航线舱位竞争加剧,海运价格或在一周内跳涨15%。
货代行业紧急避险指南:多模态联运成破局关键
面对天灾引发的供应链“断点”,业内专家提出三级响应策略:
短期应急: 优先转移曼谷机场滞留货件,经新加坡樟宜、香港国际机场等备用枢纽分流;中缅陆运货主需核查在途车辆定位,绕行滑坡高风险路段。
中期备选: 评估缅甸-泰国边境铁路替代方案,中国昆明至老挝万象的中老铁路或成东南亚内陆运输新支点。
长期韧性建设: 采用“海陆空组合投保”模式对冲突发风险,与具备多式联运资源的承运商锁定长期协议。
“单一运输路径的依赖正在成为企业的致命伤。”Xeneta建议货主紧急筛查供应链中的“缅甸关联节点”,对汽车电子、农产品等时效敏感品类启动“双供应商+双路线”预案,同时利用实时物流数据平台监控港口、机场动态,避免因信息滞后加剧损失。
天灾无常,但供应链的韧性绝非偶然。从实时响应到长效布局,全球物流业正在这场与地震的赛跑中,书写新一轮生存法则。
上一条
达飞、中远等集装箱船延误!港口拥堵,300多艘船在港
近期,东南亚季风异常猛烈,经历了近一周的暴雨天气,该地区主要集装箱港口新加坡港和巴生港出现拥堵。Linerlytica本周报告指出,新加坡和巴生港已经出现了长达3天的延误。新加坡是世界第二大集装箱港口和最繁忙的转运港,根据劳氏船级社情报部门SeaSearche
下一条
凌晨突发!两货船碰撞,一船沉没!1死3伤
宁波海事局消息,2025年3月29日凌晨2时50分左右,“宁远北仑”轮与“江海直达66”轮在宁波洋小猫岛附近水域碰撞,造成“江海直达66”轮沉没。截至当日早上6时50分,13名落水人员全部被救起,其中1人无生命体征,3人已送医救治,其余9人安全。“宁远北仑”轮